個人學經歷簡介
身世背景
憶童年
人生理念
教學理念 歷次演講
政商生涯
成立福彥
 
創意學院課程
世界發明獎
申請專利
作品櫥窗
返回首頁
創意與發明

台灣愛迪生-創意人才養成大師

被媒體譽為「台灣愛迪生」的亞洲大學「創意設計暨發明中心」總監-鄧鴻吉教授,高中時期便以「紅外線感應水龍頭」發明,獲得150萬元的技術移轉金,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爾後在30年的發明生涯期間,陸續又獲得6座國際發明展金牌大獎,1999年更獲頒德國紐倫堡世界發明獎「天才成就獎」最高榮譽,迄今鄧教授發明專利已超過300餘件,技術授權金達數千萬,在國內發明商品化堪稱居執牛耳的地位。

擁有「創意」金頭腦的鄧教授,另一個身份是中部BLU-RAY DVD機芯大廠的董事長,該公司是台灣第一家量產藍光機芯與藍光光碟讀取機的業者,扮演著「台灣藍光BD機芯」的領航者角色,鄧教授憑著個人在發明與產業上的傑出表現與熱忱,也曾擔任國大代表公職為民喉舌,並以建設台灣為「發明創作王國」為己任,希望為改善國內發明創意環境貢獻一己之力。

鄧教授在1999年獲得「天才成就獎」後,漸由發明舞台幕前退居幕後,利用公務之餘,至各大專院校擔任「創意與發明」課程講師,積極培育後起之秀,並以榮獲世界發明獎六面金牌的成就破格直升為「兼任教授」,成為國內講師破格直升教授的第一人,也獲邀至北京大學講授課程,是兩岸三地爭相聘請的發明名師。

經過十餘年的作育英才,年輕學子汲取鄧教授豐富的發明經驗傳承,迄今已有40多位學生,分別獲得各國發明展的金、銀牌等大小獎項,並順利完成多項技術移轉。在各校任職期間鄧教授為了鼓勵學生擴展國際發明視野,也自掏腰包資助學生參與各項發明展與發明競賽,讓台灣的發明種子順利萌芽,提升台灣年輕一代的創意思考與國際競爭力。

台灣愛迪生的發明到創業之路
1982年鄧教授賣出自己第一個專利,他領悟到「Knowledge=Money n(智慧就是無限財產)」的道理,從此他便開始了發明人生,嘗試各種不同發明,並在因緣際會之下與有意投入電子產業的飯店業董事長共同籌組公司,為事業經營打造成功基石。爾後鄧教授也投入發明創意人才的養成,現已桃李天下,在各大發明展開花結果。

1.發明力量初體驗,小小發明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從小家庭環境清貧的鄧教授,在父母的支持下,經常將家中的電器用品拆解研究,就讀霧峰農工期間憑藉著機械專長,發明了「紅外線感應水龍頭」專利,解決男廁沖水不便的問題,也成功以150萬賣出他的第一個發明。

他說,這個技術造就了全世界二個人,其一是讓他自己從經濟困境中翻身,其二是技術買方,他們將此項專利授權給世界各國,共獲取4500萬的技術授權金,讓小小發明創造了巨大商機,更讓年輕的他見識到知識力量無窮大。

由於如此,鄧教授積極充實自己,希望透過知識的累積,可以獲得更大的成就,所以他也開始自修電子工程、自動控制等技術, 讓未來能有機會再次展現發明長才。

2.知識為底,水果行小伙計變身電子廠老闆
鄧教授退伍後,利用在水果行打工與讀書的閒暇時間,觀察市場變化及生活周遭的需求,持續進行專利發明,產出的商品諸如:家庭竊聽器、汽車防盜器、斷電指示器、車用電信傳訊控制器等。在家庭竊聽器的技術移轉案中,他取得13萬的技術交易金;而汽車防盜器更讓他躍身為公司經營者,邁向嶄新的人生道路。

鄧教授回想自己創業歷程,在20年前因緣際遇下,於某餐會巧識飯店業的廖董事長。廖董事長談及跨入電子產業的意願,鄧教授便毛遂自薦將發明成形的「汽車防盜器」給廖董事長參考,廖董事長大感興趣,願意以1500萬的高價購買其技術,鄧教授在取得技轉金後便實際投入1000萬與廖董事長共同創立公司,當時在11位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每月可創造600萬元的營業額。公司隨著市場潮流與技術的變化,2001年開始以「世界超薄型DVD機芯」的發明專利跨入光電領域,並成為國內BLU-RAY DVD系列產品之設計製造大廠。

3.發明大王變身創造發明界之導師
由於在發明界的優秀表現,鄧教授在1996年以黑馬之姿當選國民大會代表。次年鄧教授前往泰國洽公時,遭到海關嚴厲的人身搜查,讓他深感台灣的弱勢,自此他便不斷苦思如何讓台灣人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在國際上獲得尊重。

1999年是鄧教授發明迄今人生最風光的一年,他以「多功能家庭保全系統」專利,巧妙地運用遙控器、手機及電話等媒介,達成同時控制居家9.9萬組的開關的不可能任務(一般設計約只能控制50幾組開關),展現產品超強創新能力,獲頒德國紐倫堡發明展「最佳成就天才獎」的殊榮,讓他成為紐倫堡有史以來第四位獲得該項殊榮的發明人。在這個光榮時刻,鄧教授突然深覺到要讓台灣快速打響知名度,就是讓台灣人的發明創意在各大世界發明展上獲得國際的肯定,使台灣成為發明創意王國。

自此鄧教授開始義務在各大專院校、國中小學講授發明創意課程,積極培養台灣發明界的新世代人才。讓人欣慰的是在鄧教授長期耕耘下,台灣近幾年在各大世界發明展,持續展現傲人的成績,在國際發明舞台上已受到相當的矚目與肯定。

技術商品化-市場是成敗關鍵
什麼是「創意」與「技術」的來源呢?鄧教授毫不猶豫、簡單有力地回答說:「市場!」。市場兩個字道破三十年來他在發明人生的成功心訣。他非常慷慨地分享從事發明商品化的豐富經歷,希望讓更多人可以投入發明行列,讓台灣真正成為「發明創作王國」。

1.市場是技術商品化的第一要件
在技術商品化的過程中,鄧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發明要能配合「市場」接受度,其次是「原創性」。他在帶領學生體驗發明經驗時,時常與同學說:「發明不需要有高深的技術和知識,最重要的是「創意構想」要能貼近市場想法,這樣發明結晶才能成為市場寵兒。」

2.透過專業人士幫助確認發明的市場與技術可行性
確認了新創想法的可行性後,就可以著手委託專業機構代為「撰寫專利」及「開發原型」,讓想法化作有智慧財產權的實體物品,以利進行市場行銷。不過鄧教授特別提醒發明人,透過此一過程,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利事務所或是技術合作廠商,一定能回饋意見,讓發明人瞭解該發明是否可為市場所接受、是否可量產,一旦符合以上條件,便能掌握發明可專利的價值。

3.利用參展測試真實的市場接受度
在市場行銷階段,鄧教授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透過產品DM、MV或是國際性展覽的宣傳途徑,與市場直接接觸,甚至利用不同語言展示自己的發明,擴大國際視野,從實務中學習,讓發明更上一層樓,也讓學生對發明有深刻的體認,促使他們未來能激發出更完美的發明。

在長期的努力下,鄧教授已成功協助學生完成多項技術授權案,以亞洲大學大學近期的技術授權案為例,商品設計系劉怡君同學以「自行車之踏板結構」專利完成200萬元的技術授權案;商品系學生吳宜哲同學以專利作品「順手筷子」發明,成功獲得50萬元的專利移轉金,此外台中技術學院近期也有多件學生創作正在進行技術移轉談判,可見鄧教授對於年輕學子的創意培養已有豐碩的成果,也讓台灣的新世代發明帶動整體產業技術的升級,對於台灣技術提升注入源源不絕的新血。


圖1、發明商品化流程及各階段目的

培養發明新世代人才,有賴學校教育之支持
鄧教授在各大專院校都有開授「發明創意」課程,根據他的觀察,要透過學校教育進行發明人才培養,首先必須要有學校的全力支持,方能刺激學生投入創意發明行列,而不致因受限降低意願,他也提供個人在學校任教的二點經驗:

1.利用實務性的「發明創意」課程,讓學生體驗發明非難事
鄧教授認為發明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生活觀察中產生原創想法,然後評估市場接受程度,將想法化為實際商品,並藉由參展挖掘技術交易之機會。在此過程中,學校可以給予年輕學子的幫助,就是透過教師對於市場觀察之敏銳度,修正學生構想,讓學生有機會將個人想法實踐為發明,並全力支持對外行銷,讓學生體驗發明並非難事。

對於這樣的作法,已有愈來愈多的大專院校願意跟進提供各項資源,讓學生在創意發明上發揮潛力,對發明種子的養成有著莫大的幫助。他以亞洲大學為例,學校為培養學生實力,願意對於學生的發明給予申請專利、發展原型、參展費用等方面的全力支援,因此上亞洲大學學生的發明作品,屢屢登上媒體版面,正面提升學生與學校的形象。

2.鼓勵學生培養人脈,順利行銷各式發明創意
在發明創意課程中,鄧教授認為他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其中人脈建立是學生未來在發明領域是否可以成功發展的關鍵之一,他以個人多年的發明經驗,及目前在發明界成功發展的幾位學生舉例說明。在發明獲得廠商青睞後,他多建議以「技術轉讓」方式進行技術交易,透過這樣的途徑,可以讓學生投入更多新發明的思考,並且透過與業界的合作,積極培養個人人脈,讓發明獲得相關業界的幫助,甚至在後續推廣時,也可從既有人脈中衍生更多的交易對象或機會。這樣的模式,在鄧教授與學生身上屢屢獲得成功實證。

鄧教授在帶領各校「發明創意」課程時,最主要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原創想法」與「正確的人生態度」,對於學生的初次發明,多以鼓勵角度讓同學建立信心,激發興趣進而有願意嘗試發明,同時也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動。許多學生在畢業後也與他一同走入發明領域,而他也持續關懷同學的發明動向,讓他們擁有正確的「市場分析」能力,使發明創作能夠更貼近市場,成功行銷上市或技術移轉,讓台灣的發明界不斷注入新血。

研發資金籌措及技術授權經驗分享
30年來一直從事創新發明工作的鄧教授,對於研發資金籌措與技術授權也有一套獨特的作法,他毫不吝嗇的將多年累積的經驗大公開,希望在國內發明人對於資金籌措或技術授權之路不致受阻而影響了發明意願。

秘訣1.利用無形資產籌措研發資金
在研發資金籌措上,相較於利用「專利質權」方式需要提供擔保品,鄧教授認為可利用個人發明進行專利鑑價,然後以無形資產設立公司,進而透過「信保基金」向銀行取得融資,是較快速、簡單的方法,同時融資利息也低,對發明人較為有利。

以鄧教授的經驗而言,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專利鑑價,一般專利價值在2億元之內的技術,鑑價成本約15萬元。在投入小額的費用後,取得專業鑑價報告瞭解發明價值所在後,以無形資產價值登記設立公司,便可以公司名義申請信保基金,在政府的協助下,取得研發資金,讓公司得以繼續精進研發,創造更大的營業收入,豐富政府稅收,此等作法對於發明人、企業、政府來說,三方都是贏家。

而鄧教授也利用此作法,幫助許多發明人順利取得研發資金,發展新創產品,投入國際市場行銷,對於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多所貢獻。


圖2、取得研發資金之作法

秘訣2.人脈累積、利人利己是技術交易的基礎
對於如何尋找技術交易對象,鄧教授認為「人脈累積」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他以個人及學生發明的技術交易為例,由於長期在產業界的經歷,結識了各行各業的朋友,因此每有發明想要進行技術交易時,便會尋找合適的廠商推薦;或是當有業者需要購買技術時,他也能適時的介紹合適的發明給所需者。

在技術交易部分,他建議以節稅為基礎,參考買方的年度稅額進行價格商談,並從中取得價格平衡,提升成交機率,對於發明人與技術買方都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

秘訣3.察言觀色是技轉談判成功之鑰
在技術交易談判上,鄧教授則認為「察言觀色」是交易成功的關鍵。由於談判過程是瞬息萬變的,雙方必定會在權利歸屬、價金、權利移轉等方面,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作考量,因此透過對方的言行舉止可觀察出交易的意願,做出合適的反應,增加交易成功的機會。

不過,鄧教授認為這樣的觀察是需要經驗累積的,因此他也鼓勵學生多多累積人脈,一來可以認識產業專家,讓個人發明有更好的交易機會,二來也可在各項合作或交易進行中,培養觀察力與反應力,增加個人社會經歷。

總結
有著「打造台灣為發明創作王國」宏願的鄧教授,對於發明與人才培育充滿熱忱,近8年來在台灣演講超過400場,對台灣發明新秀的培養不遺餘力;在產業界,鄧教授成功輔導百餘件透過發明創立公司解決研發資金籌措難題,在技術交易上更協助無數發明人順利完成交易,對於台灣發明界之貢獻居功厥偉。

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得知鄧教授即將帶領140餘位同學前往國外參加發明展,我們也祝福本次所有的參展作品可以再獲佳績,完成鄧教授「打造台灣為發明創作王國」的夢想!

受訪人:鄧鴻吉 教授
訪談人: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案委由連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理
撰稿:連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連結

  Copyrights@2012 台灣愛迪生 All Rights Reserved
聚寶盆全球網路行銷 設計規劃